《城市开发》杂志专访殷黎明:AI赋能绿色安全百年建筑

近日,《城市开发》杂志社对苏州威视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殷黎明先生进行了专访。

本次采访主要围绕苏州威视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脉络、产品特色、典型案例、战略规划等,最后殷黎明先生还深刻剖析了目前建筑施工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建筑数字化转型未来可期的讨论。

以下为采访报导的全部内容。

一提到建筑工地,你想到的是什么?漫天飞扬的尘土、满身灰尘的工人、杂乱无章堆放的建筑材料……近年来,随着“智慧工地”的发展,这些逐渐成为过去。在建筑行业,新技术广泛应用,信息化全面升级,将“互联网﹢”理念、5G技术、AI引入建筑工地,实现工地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工地人员、设备、物料、工法、环境管理“无盲区”,让管理者省心、执行者省力、工期可控,工程项目建造模式不断创新,更高效更安全的“智能建造”成为大势所趋。

那么,新技术是如何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智能建造”的?在“智能建造”中,有哪些令人称奇的技术产品?近日,本刊编辑部线上采访了苏州威视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殷黎明先生。

智慧工地,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城》:请您介绍一下智慧工地的兴起的背景。

殷黎明: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领域。在全球科技进步的浪潮驱动下,建筑行业作为支柱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将成为其发展转型的主攻方向。同时,智能建造也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自2019年起,浙江省、江苏省、湖南省、重庆市等近20个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相继发布文件,要求推进智慧工地建设。2022年11月,住建部发布通知,将在北京、天津等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因此,作为智能建造在工程施工管理阶段延伸的智慧工地,未来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城》:威视历目是怎样的一家公司?

殷黎明:苏州威视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垂直于建造施工领域的国内AI头部企业,威视历目是旗下核心品牌。公司基于图像视觉识别技术,深度挖掘建筑行业在质量、安全、环境、生产效率等领域的AI需求,为建筑行业用户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AI解决方案,助力建筑施工全领域的数智化发展。

公司在成立之初,便聚焦于人工智能在建筑行业的应用。通过多年对行业细分领域的深入研究,使得我们积累了海量的行业样本数据库。另外,由于建筑工地复杂的环境,对算法本身的适配性要求非常高,需要大量的场景数据资源供机器做深度学习,威视历目利用积累的海量数据库,根据行业需求与场景特点,对算法产品进行深度优化。在形成行业数据壁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行业算法壁垒。正因如此,威视历目在第一年便与广联达、国泰新点、新中大等行业头部集成商以及中建、中铁建设等建筑集团达成合作,这些优质客户也是对我们产品深度及广度的认可。

AI算法,让建筑工地更可控

《城》:威视历目以AI算法为核心的产品是如何落地的?

殷黎明: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围绕人、机、料、法、环五个关键要素进行生产和管理。然而,由于工地自动化程度非常低,目前能够实现数字化的仅限“环”和“机”部分,其他的部分只有基于AI图像识别技术,才能把这些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威视历目应用最新的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技术,通过对施工现场监控的AI赋能,对施工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以可控化、数据化以及可视化的智能系统,对项目管理进行人员任务管理、安全质量管理、巡查监督等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时监管,真正实现工地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同时,威视历目始终坚持以用户价值为导向,不断创新,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在部分特殊场景,完全依赖AI算法还无法高精准的进行场景识别,为此威视通创新研发AI辅助配件,来助力算法实现场景识别。目前,公司已成功上市三十余种AI行业算法。适应企业、项目多级管理,真实反映现场施工实况,满足不同工地应用场景的人员安全、财产安全的管理需求。

《城》:请您举个案例说明。

殷黎明:传统施工现场巡查依靠手工录入,报表汇总纯人工采集,数据存在客观性、时效性问题,人员效率低。威视历目自主研发的作业面进度识别算法,以“千元”级的解决方案替代了传统“万元”级的方式,辅助决策平台,为项目进度管理提供真实数据支撑。通过固定在塔吊平台上的4G变焦高清球机,360度拍摄施工作业面区域并进行全景拼接,AI识别作业面区域的工艺步骤,包括目前施工到了第几层,方便项目实时掌控作业面施工进度,检查项目进度是否与计划一致,实现进度主动监控及反馈,有效帮助项目施工现场进度管控。

历目·如影,实现建筑体室内场景全覆盖

《城》:2022年11月,威视历目进行了品牌焕新,这次品牌焕新的意义有哪些?

殷黎明:品牌名称是品牌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承担着品牌传播、识别与记忆的使命。新品牌名“威视历目”中“威视”二字取自公司注册名“苏州威视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历目”来源于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座青州城正临在北窗之下;见州里人家;历历在目。2022年,公司全力投入360全景产品开发,“历目”二字也寓意着公司重点打造的移动360巡检系统——“历目·如影”通过360全景记录,让建筑施工场景历历在目。威视历目希望通过新的品牌名称,既保留与传承创始人的品牌初心,又能展现公司核心业务发展方向,更“精确”向大众展示专业化和垂直化的品牌内涵。

《城》:随着智慧工地的发展,市场上涌现出很多应用于工地的智慧化产品,相较于同类型产品,威视历目所打造的“历目·如影”有哪些特色?

殷黎明:作为专注于研究人工智能在建筑领域垂直应用的科技企业,威视通始终致力于以AI之能助力建筑产业升级。历目·如影便是为助力建筑领域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而自主研发的移动360即时全景巡检系统。它以数字化为核心,搭配移动360巡检硬件设备,采用AI图像视觉识别、VR、BIM、大数据及北斗定位等先进技术,用5维图像精准记录建造及装修全过程,从而达到数模联动、虚实结合的效果。一键开启全景式工程管理,为管理者呈现出最真实、完整的数字现场。

历目·如影作为国内首款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的360全景产品,结合了当前中国建筑行业的特点,产品满足了私有化部署、平台开放性、数据采集便利性、算法的场景化等⼀系列中国特色的需求。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市场是历目·如影的独特优势,潜在的用户群可以涉及建筑房建、公建、基建、工厂等各个领域,应用市场巨大。

AI赋能绿色安全百年建筑

《城》:随着疫情的放开及整体经济的复苏,建筑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您对未来市场有何期待?

殷黎明:对于未来市场的期待,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第一建筑行业劳动力人口短缺,当前在很多建筑工地工人老龄化趋势很明显,从这角度来说,更需要一些数字化的手段来提升效率。第二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国家提出到2030年实现建筑强国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国家会出台很多扶持性的政策,这对市场来说这是政策红利。第三是对标欧美。欧美国家对建筑行业信息化的投入整体占比达到1%,我国还不到0.1%。相信在未来,我们国家会在建筑行业信息化的投入方面有更大的占比。第四是建筑行业信息化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政府的引导与推动,建筑信息化市场会越来越规范。这样的话,大家才能把更好的技术真正应用到施工过程中。整体而言,当国家层面对建筑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体消费者层面对建筑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相信整个市场会越来越好。

而对威视历目来说,我们首要的是先聚焦国内市场。中国的建筑市场占整个全球市场的18%,体量足够大。作为一家初创公司,更要把产品做好,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基础打好了,我们在产品层面会做一些价值延伸,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毕竟,利用AI赋能,助力建筑商打造绿色安全百年建筑是威视历目的使命。